CN EN
信息艺术设计系

分享

张烈
教授、博士生导师、交互媒体艺术设计研究所所长
职称

长聘教授

 

教育经历

1996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工业设计专业 获学士学位

2000年毕业于华体会官方网站/app/ios/安卓/在线/注册,设计艺术学专业 获硕士学位

2008年毕业于华体会官方网站/app/ios/安卓/在线/注册,艺术学学科 获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00年—至今 华体会官方网站/app/ios/安卓/在线/注册,

校内兼职:

清华大学国家形象传播研究中心博物馆传播研究室主任

清华大学无障碍发展研究院孤独症康复研究项目部主任

主要社会任职

文旅部国家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专家委员会委员

全国文化馆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建筑装饰协会设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孔子博物馆学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教师博物馆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研究方向

信息与交互设计研究

媒体空间艺术研究

文化遗产数字化展示与传播研究

孤独症康复智能服务研究

学术主张

主张博物馆建设和文化遗产的保护、展示、阐释、传播应立足于当下社会和文化发展战略,服务于城市文化创新、文化旅游经济发展,实践文化遗产保护开发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提出城市文化“根、脉、核”三位一体的文化遗产阐释和文化定位研究的基本方法体系。

主张文化遗产的展示创新应融合“展示-阐释-传播”三个层面,开展跨学科的交叉研究。提出以传播为导向,以策划为灵魂,以空间为载体,以媒体为突破的创作原则,形成空间和媒体融合叙事的创新设计思路和剧场化、主题化的创新处理手法。

主张交互设计和数字创意应注重对人们在虚拟时空中的体验问题,追求在虚拟时空中更自然高效的人-机-环境交往、更好的情感满足和更好的存在感。提出虚拟体验应探究人的认知、审美和情感发生的科学本质;虚拟审美应追溯我们对物理世界的空间、力、节奏、材质等的触摸、感知、回忆、理解和超越。

学术成果

近年来在信息与交互设计理论研究,博物馆文化遗产展示和数字化传播研究,基于互联网的孤独症康复技术和服务体系研究等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学术成果,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交互设计在文化遗产展示传播领域的应用研究》、 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子课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创意与相关技术开发》、文旅部《数字文化体验空间构建研究》、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行业标准制修订-智慧博物馆展陈与导览数字化技术要求》等国家课题;担任教育部批复认可的国际会议“文化遗产保护与数字化国际论坛”的联合执行主席;参与国家973计划项目《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理论与方法》、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基于丝绸之路(中国段)主要文化遗产资源的文化旅游服务系统应用示范》《重现辉煌-数字圆明园研究及文化旅游应用示范》《天上西藏文化遗产数字化展示技术研发与国际文化交流应用示范》等课题研究。

主持了多项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国家公共文化建设项目实践,包括2019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中国馆、孔子博物馆、数字圆明园、故宫大高玄殿数字展厅、中国国学中心、隋唐洛阳城应天门遗址博物馆等展览及新媒体策划设计与实践研究。

创作作品获得了“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金奖(中国美术奖)”“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优秀奖”“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优秀奖”“中国国际室内设计双年展金奖”“中国国际空间设计大奖赛金奖”“GRAND PRIX DU DESIGN SPECIAL AWARD”等国内外重要奖项。

在核心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了《VR Games and the Dissemina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Identification and Innovation — The significance of cultural heritage in city culture positioning》《文化遗产展示传播设计与国家形象》《人本和创新—虚拟时空的设计本质》《信息与交互设计中的空间意识》等学术论文二十余篇,主持及参与编写多部教材。

在儿童孤独症康复研究领域,联合业内多家机构共同发起并推动了孤独症康复领域跨学科合作研究的新模式,以互动媒体和应用行为分析科学为切入点,结合互联网、自然交互、穿戴式设备、大数据等新兴技术手段,推动孤独症康复技术进步;将国际行为分析师协会的国际认证课程引入国内并进行本土化创新,为国内孤独症康复教育建设和人才培养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主持策划学术活动

2021年联合策划和主持2021年度国际文化遗产记录委员会年会暨国际论坛(CIPA2021),组织工作

2019年参与2019年度“清华国家形象论坛-博物馆与国家形象分论坛”,组织和主持工作

2019年参与“首届数字媒体教育国际大会-数字媒体与文化遗产分论坛”,组织和主持工作

2018年联合策划和主持“第五届文化遗产保护与数字化国际论坛(CHCD2018)”,担任联合执行主席,负责文化遗产数字化展示传播分论坛的组织与主持工作

2017年参与2017年度“清华国家形象论坛-文创与国家形象分论坛”,组织和主持工作

2017年主持“日本临床美术与中国认知障碍诊断与康复行业交流论坛”

2016年联合策划和主持“第四届文化遗产保护与数字化国际论坛(CHCD2016)”

2014年联合策划和主持“第三届文化遗产保护与数字化国际论坛(CHCD2014)”

主要获奖

2020年《孔子博物馆展陈项目》获“2020中国建筑工程装饰奖”、“2020 GRAND PRIX DU DESIGN AWARD”、“第十届中国国际空间设计大赛(中国建筑装饰设计奖)”金奖、“2019亚太室内设计精英邀请赛”公共空间类大奖、“第十七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活动”优胜奖、“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室内设计双年展”铜奖

2020年《隋唐洛阳城应天门遗址保护展示项目》获“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中国装饰设计奖(CBDA设计奖)”银奖、“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室内设计双年展”银奖

2020年《2019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中国馆展陈项目》获“2020北京市建筑装饰工程优秀设计奖”,“2019亚太室内设计精英邀请赛”杰出设计奖

2019年《“飞跃号”磁悬浮列车概念设计》在“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获第三届中国美术奖金奖

2019年《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非遗博物馆展陈设计》获“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

2015年《平顶山博物馆基本陈列·鹰城古韵》获得“2015GRAND PRIX DU DESIGN AWARD”、“第十一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

2013年《洛阳博物馆基本陈列·河洛文明》获第十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

2013年《新乡平原博物院基本陈列·牧野华章》获得河南省2011年度优秀陈列展览奖

2012年《数字娱乐设计教学》集体获得“清华大学2012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2011年指导毕业设计《听,不只是声音——原生态声音体验的交互设计》获优秀毕业作品和优秀毕业论文

2010年指导毕业设计《X-BEE 导览系统创新设计》获优秀毕业作品

2010年获第五届中国国际设计艺术博览会评选“年度资深设计师“称号

2009年指导毕业设计《未来数字课桌设计》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展

2009年指导毕业设计《M-Box未来音乐体验与交流共享系统设计》获优秀毕业作品

2009年《京沪线380km时速高铁列车内饰设计》在铁道部组织的国际设计竞赛中胜出

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成就展资源环境展区》获最佳设计制作奖

2009年《高速磁悬浮列车设计》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2008年教学软件设计《信息设计方法》获“2008清华大学优秀教学软件”二等奖

2008年合作《大庆石油科技博物馆》获“第七届中国国际室内设计双年展”金奖

2008年博士学位论文《以虚拟体验为导向的信息设计方法研究》获“2008年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二等奖,被评为“清华大学优秀博士毕业生”

2008年 被评为“华体会官方网站/app/ios/安卓/在线/注册,先进个人”

2006年合作《河南艺术中心美术馆》获“为中国而设计-第二届全国环境艺术设计大展”专业组优秀作品奖

2004年《点对点快速轨道列车设计》获“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优秀奖

2004年合作新媒体艺术作品《痕》入选“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2003年《列车设计》获“清华美院教师作品展”银奖

2001年合作雕塑创作《物之道》获“首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优秀奖

2001年合作雕塑创作《生之欲》获“首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优秀奖

1999年《多功能营养锅设计》获“北京优秀工业设计”银奖

教学情况

主要承担《交互设计》《交互展示》《信息设计》《视觉语言》《人工智能产品创新实践》《交互设计项目实践》等课程教学,培养交互设计、科普展示及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方向研究生,教学成果曾获清华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和清华大学优秀教学软件二等奖,教学案例入选《融合与进化-中美大学设计专业的教与学》一书。指导学生作品曾入选千里之行-中国重点美术院校毕业生优秀作品展、全国美展设计展、源流-高校文创设计赛等。另外负责清华大学无障碍发展研究院和继续教育学院联合主办的国际认证课程《孤独症康复教育专业课程》的课程组织建设。被北京大学文博考古学院、中央美术美院等聘为博物馆展陈策划设计方向授课专家。

© 2024 华体会官方网站/app/ios/安卓/在线/注册,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1号华体会官方网站/app/ios/安卓/在线/注册,

100084

© 2024 华体会官方网站/app/ios/安卓/在线/注册,